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西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积极开展体育人物访谈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体育人物的故事,展现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激励广大师生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互动答疑
1.对于游泳课程的考核体系,除了传统的速度测试,是否考虑引入技术评分、训练态度、理论知识等多元化评价指标?如何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在之前的教学大纲和2024版新大纲里,除了速度考核,还有技术评分。同时,会从上课态度、参与度、考勤,以及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成绩。当然,理论知识也包含在内,主要通过理论课学习、课后理论作业完成情况和教案编写等来考核。关于如何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在最后的考核系统中进行技术评定时,每个班必须有三位老师评判,一是时间速度评分,二是技术评分,而上课的参与度、考勤和作业完成情况,则主要由上课的授课老师来打分。老师都会热情对待学生,越是想学的学生,老师教得越用心。
2. 面对游泳教学中的高危风险(如溺水、肌肉痉挛),教研室在预防措施、急救培训和应急预案方面有哪些具体实践?
在游泳救生方面,游泳课首先会让学生学习蛙泳,这是最基础的。在体育教育课程的48学时里,除了蛙泳还会学习自由泳。同时,学生还要具备自救能力,包括踩水技术、深水区游进等,因为技术评价和最后的考核都在深水区进行。跳水是学生可选择的项目,但前提是要先掌握踩水技术。在课堂上,针对溺水和肌肉痉挛等高危风险,我们会教学生应对方法。比如遇到溺水,要保持冷静,憋足气,向岸上的人发出求救信号;如果发生肌肉痉挛,最常发生在脚趾和小腿,这时要先憋住气,用手掰住脚尖拉直,几秒钟后情况会缓解。因为游泳池暂时还没有专门的救生员,老师既是老师也是救生员,所以所有老师都具备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每节课上课前,老师都会叮嘱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像游泳池的水深、池边容易划破的地方等。游泳池里也配备了救生椅、救生浮标、救生绳等应急救生器材,老师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会第一时间营救学生。
3.学校是否有与西安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西安市游泳协会合作进行社会服务或成果转化?
去年,我们和西安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党支部进行了联谊。联谊之后,不仅促进了党建发展,还在党建基础上开展业务合作。我们有一个长期规划,首先是党建学习,然后互相观摩。他们主要针对青少年训练,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培养体育人才和教练。我们会带学生去观摩他们的青少年训练,他们的基层教练也会来参观我们大学生的训练,以此促进业务发展。我们和西安市游泳协会、西安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群体科正在联系。目前正在进一步筹划,接下来打算面向社会,为那些想要了解游泳运动知识的人提供场所和帮助。我们学校有专业的老师,理论知识较强,会在某个区域为大众解答在游泳学习或训练中遇到的困惑,主要针对大众体育这一块。另外,西安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和西安市游泳协会筹划将防溺水宣讲进中小学和社区,这是我们今年计划实施的内容。
4.在游泳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将体育精神、团队协作、抗挫折能力等育人目标融入游泳教学的具体环节?
在去年的2024版大纲中,课程思政就已经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游泳是一项对塑造人格、增强体质、提高抗挫能力非常有益的运动项目。我们学校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了游泳选修课,很受欢迎。在课程中,我们融入了很多关于体育精神的内容。比如,在课前会给学生讲解中国游泳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游泳在世界上取得的成绩,像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队获得金牌,打破了美国长达40多年的垄断,这非常鼓舞人心,也让大家看到中国体育的进步和增强,感受到体育精神的传承。在团队协作方面,对于初学者我们会安排小组练习,两人一组配合练习。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会组织接力比赛,以此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5. 随着国际泳联规则的动态调整(如转身技术、出发动作规范),教研室如何快速响应规则变化并更新教学与训练标准?
国际泳联的竞赛规则通常每隔几年就会更改一次。我们教研室也会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学习新的规则和裁判方法。同时,教师老师经常参与西安市、陕西省以及全国各类的游泳比赛执裁工作。通过教研活动,参与的老师分享比赛的执裁经验,传授新的游泳规则与竞赛方法。再通过学习,我们把新规则融入到教学及训练当中,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规则,因为每一次规则的变化都会带来技术的革新。
在游泳课程建设与发展方面,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考核体系多元化,除速度测试外,还涵盖技术评分、训练态度、理论知识等指标,技术评定由三位老师共同评判,其他方面由代课老师打分,确保评价客观。面对游泳教学高危风险,课程先教授蛙泳等基础技能,培养学生自救能力,老师均持救生员资格证,课前强调安全,泳池配备救生器材。学校与西安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市游泳协会开展合作,包括党建联谊、业务观摩,还计划开展大众知识解答、防溺水宣讲等社会服务。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通过讲解中国游泳历史成绩弘扬体育精神,以小组练习、接力比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针对国际泳联规则调整,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老师参与各级比赛,及时学习新规则新技术,并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与训练标准的更新。
专家简介
殷剑侠,女,1982年1月出生,籍贯湖北,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健将级游泳运动员,国家级游泳裁判员,国家级残疾人游泳裁判员,2009年来我校任教至今,现任教研室主任兼书记,西安体育学院校游泳队主教练。

1994-2002年湖北省体工大队游泳队运动员
2002-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
2006-2009年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
2009年至今西安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教师
承担《游泳》、《游泳与救护》、《游泳专项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两篇。副主编教材3部,《游泳》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游泳运动数字化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高校体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持并参与省部级、厅局级、校级院管课题及一流课程数项。
带队参赛2021年全国蹼泳冠军赛、锦标赛获得八金,多项前三;
2024年全国体育院校游泳锦标赛获得一金,多项前三;
2024中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游泳救生员项目包揽男子、女子及团体金牌;
2024年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北方赛区)获得一银一铜,多项前八;
2024年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总决赛)获得一铜,多项前八。
曾获得陕西省游泳救生员“技术能手”,全国体育行业游泳救生员“优秀考评员”,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优秀教练员”,多次在全国及省级游泳比赛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裁判员”称号,西安体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优秀支部书记”,带领游泳教研室党支部获得体育教育学院“优秀党支部”,并获批西安体育学院“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现任西安市游泳协会副秘书长,国家职业资格游泳救生员考评员、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游泳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考评员、培训师,国家职业资格社会体育指导员公共理论培训师,国家游泳教练员,国家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师,国家高级营养师。



在西安体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体育教育学院推出“红色体育记忆:西安体育学院人物访谈”访谈类节目。节目将邀请在红色体育文化研究、体育教育、体育实践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西安体育学院师生、校友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嘉宾,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挖掘他们在红色体育方面的经历、贡献和感悟,分享感人故事,探讨红色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展现西安体育学院在红色体育文化传承方面的特色和成就,激励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体育精神,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