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体新闻

您的位置: 首 页 >> 西体新闻 >> 正文

【教师节专题】我校2025年“最美教师”事迹介绍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15:05 作者: 摄影: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宣传部

摄影

【编者按】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进一步激发我校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学校评选出师德先进集体、师德先进个人、西体最美教师等先进模范,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校师资团队和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现将先进集体和部分优秀教师事迹予以报道,激励广大教师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大先生”。

一、翟俊娜 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

博士,运动医学教研室主任,从教7年。长期致力于运动医学及相关课程的一线教学与研究,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1项,负责校级一流课程1门。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EI论文各1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教材和专著3部。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不忘初心。为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学生运动康复技能大赛,从选拔学生到比赛报名,从培训学生到带队参赛,从不辞辛苦地指导到加油打气地鼓励,在第五届全国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

二、刘华森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博士,国家级健美裁判,从教10年,主要从事健身健美教学与训练工作,注重传道受业解惑,指导学生在2024、2025年全国青年健身健美锦标赛中连续包揽女子形体A组冠军、全场总冠军,并成功入选国家队。多次担任全国及国际级健身健美赛事裁判,获“优秀裁判员”称号。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获授权专利3项,参编教材2部。

三、殷剑侠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游泳教研室主任,游泳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国家级裁判员,国家体育行业游泳救生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从教16年,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长期担任校游泳队主教练,带队参加全国及省级游泳比赛,共获得全国金牌9枚、省级金牌21枚,以及多项团体冠军。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副主编出版教材3部,主持及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

四、吕琛辰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带头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从教9年,主要承担《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管理科研理论与方法》等专业课程教学。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SCI三区2篇、北大核心2篇,学术成果曾在第十六届中国管理学年会、第十二届国际经济管理与教育技术会议进行专题报告,荣获2022年全国青年体育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

五、王 瑞 公共教育学院

从教30年,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要承担汉语言文学和体育文化类课程教学。教学严谨生动,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深受师生好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次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多次被抽调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展现出强烈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荣获“陕西省高等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六、孙鹏飞 体育艺术与传媒学院

任教18年,始终秉持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将“师范”二字的育人使命镌刻于心,以德立身、以行示范。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学情实施精准化教学改革,创新“情理交融”课堂思政模式,构建“教学-科研-育人”三维一体的教育体系,推动学术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言传身教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和双向提升。指导学生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铜奖及陕西赛区金奖。

七、田 烨 体育艺术与传媒学院

耕耘教坛20载,始终以赤诚之心恪守为师之道,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课堂为育人主阵地,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勇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努力点燃每一位学子的求知热情与专业理想,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社会的深切关怀,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学识与品格,用“言传”与“身教”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获陕西省思政教学大练兵教学能手称号,主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获评省级思政课程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

(审核:黄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