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体新闻

您的位置: 首 页 >> 西体新闻 >> 正文

五月的鲜花 青春的西体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9日 00:00 作者: 摄影: 信息来源:宣传部 责任编辑:

摄影

编者按:这是吴长龄同志在5月28日我院举办的“五月的鲜花”主题演唱会上的致辞,本网予以登载,供师生朋友们参考。

“五月的鲜花”主题演唱会在美丽的西体校园重装出场,我和大家一样非常高兴。

我们年轻的主持人开场白中对演唱会主题解读简练而准确。再过不久,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4岁生日,今年我们国家和省上也要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

此时此刻,我们隆重举办“五月的鲜花”主题演唱会,就是要以西体人的气质,唱响不朽的旋律、歌颂民族之魂、凝聚民族之心、弘扬民族之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民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借此机会,我想给年轻的朋友们谈谈我对音乐与体育的关系关联和互动交融的几点认识:

一、音乐是跨越国籍、跨越地域的世界语言

创作于1939年的俄罗斯名曲《喀秋莎》是在苏联卫国战争的炮火声中流传开的,喀秋莎的歌曲旋律节奏明快、简捷流畅,将美好的音乐与正义的战争相融合,多年来被世界各国广泛传唱。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曲》是自由的赞歌,原名《莱茵军进行曲》,歌曲讲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工人革命队伍高唱歌曲,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马赛曲》随后被确定为法国国歌。还有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阿里郎》,被誉为朝鲜人的“第一国歌”、“民族的歌曲”。这首曲子也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被用作韩国与朝鲜代表团共同的进场音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和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经典曲目或动人旋律,东部的《沂蒙小调》,西部的《大阪城的姑娘》,南国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北国的《乌苏里船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部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等,首首歌曲都深情传唱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可见,音乐是我们了解他乡、他国文化的通道,是人们相互间友好交流的一个平台。

二、音乐向来与体育不分家

德国著名作家席勒早在18世纪就非常形象地说过:“我们听完一段美的音乐,感觉就活跃起来;我们读完一首诗,想象力就恢复了生气;我们看完一座美的雕塑或建筑,知性就苏醒起来。”

体育运动中花样游泳、艺术体操、花样滑冰等与经典音乐的融合是体育和音乐的完美融合。如中国花样游泳队双胞胎姐妹蒋文文、蒋婷婷姐妹在08奥运会上以一曲《雀之灵》征服裁判和观众。申雪和赵宏博作为我国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也选择了经典传统民乐《茉莉花》。音乐之美通过运动的形式展示出来,是对力与美的最好诠释。

这是竞技体育与音乐。再看看当前风靡大江南北的广场舞,人民群众在音乐中散步,音乐给人动感,给人快乐,成为城市一道美丽风景线。

从这个角度讲,体育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中蕴含着体育,体育与音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推动、融为一体。

在此,我想多谈几句,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十年动乱”期间上完中小学,小时候接受教育的程度很一般。在我的记忆中,在上高中之前好象就没有见过足球,哪儿还谈得上接受音乐、美术教育。我是什么时间对音乐有兴趣的呢?给同学们讲三则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一则是1995年秋天,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延安慰问演出,我因工作关系就在现场。演出舞台就搭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著名歌唱家(亦是延安时期的老革命)王昆登台演出,她有一段饱含深情,并富有激情的道白:50年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毛主席一声令下,大批将领战士跨过延河,东渡黄河,奔赴辽沈,奔赴平津,奔赴淮海。我当时就是站在这儿给战友们唱《抗战将士出征歌》的,“全国动刀兵,一齐来出征,你看那大旗飘扬多威风,这路人马哪里来?西北边区陕甘宁”。那个动人场面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

第二则是在世纪之初的2001年,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接着北京“申奥”成功,华夏大地好事连连。那年秋天全运会在广州举办,开幕式我在现场,记得张也在《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那种自信和豪迈的感觉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第三则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举办,我当时也在现场。有这样一幕:中国歌手刘欢,一身简朴运动装,充满朝气活力,来自英格兰的著名女歌手莎拉•布莱曼雍容华贵,美丽大方。二人中西交融,珠联璧合,共同演绎的《我和你》被誉为奥运会经典主题曲。“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永远一家人。”这首歌的歌词和音乐元素已经纯粹到了非常简单的地步,正是这种简单,把世界大同、和平友谊的这一梦想描绘得淋漓尽致。

三、西体校园要有比赛的呐喊声、朗朗的读书声,也要有嘹亮的歌声,要充满朝气和活力。

文体本一家,文体是一家。那么作为我们这所办学已超过一个甲子的专业体育大学,我们教体育技术的青年教师和正在专修体育的万名学子,都要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体育技术追求精湛,在热爱运动的时候更要热爱生活,热衷学文学,学历史,学哲学,学艺术,争当一个文武双全的体育工作者。既要“一专”,又要“多能”,这样走向社会,肯定能派上用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

我还有一点个人深切体会:青年朋友们要多喜欢、多传唱中国的民歌,特别是红色革命歌曲,你会发现,每一首歌的歌词就是一首美好的诗词。比如那首传唱至今,百听不厌的《红梅赞》,听着那音乐,唱念那歌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不啻是一剂抚慰滋养心灵的鸡汤。

本文行将结束,我借用几句歌词送给青年朋友并共勉: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少年壮志不言愁!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