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会现场
本网讯一位作家曾说:“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民族。”10月21日下午,小雁塔脚下的西安体育学院报告厅内,能够容纳16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秩序井然。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作报告:“我的战友黄杏贤,被山洪阻断了回归的路,因没有御寒装备被活活冻死;王方行在新疆工作时因马失前蹄坠入急流壮烈牺牲;吴泉源和我一道三进珠峰,同登北坳,终因积劳成疾,年仅49岁便离开了人世。大家用双脚、汗水甚至鲜血丈量神州大地,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我们无怨无悔……”说到动情处,他声音颤抖,止不住地数度哽咽,台下听众已然热泪盈眶。
——我们就在现场:听众对报告人一次又一次报以雷鸣般掌声。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地方——台上那位老者名叫郁期青,今年已经76岁,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第一代野外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记者了解到,国测一大队是我国大地测量事业的一支“铁军”。他们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重力测量、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西部无人区测图、海岛(礁)测绘、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等工作,3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28次进驻内蒙古荒原,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57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400多圈。多年来,国测一大队有46名队员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量天测地,曾被国务院授予“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
郁期青今天和国测一大队纪委书记王新光、队员任秀波的妻子徐玮、青年工程师赵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汤一亮等人一起来到西体作报告,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国测一大队几代测绘人不畏艰险、扎根野外、甘于奉献,舍小家、为国家,用汗水和生命丈量祖国壮美河山的故事。

报告团成员(左起):汤一亮、徐玮、郁期青、王新光、赵越
感人至深的细节、发自肺腑的话语,让台下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和我院的师生们深受感动,大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灵魂与信念的洗礼。

董小龙同志主持报告会
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常务副书记董小龙主持了报告会,他说:“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对参加首次珠穆朗玛峰测量的老测绘队员建立的功勋给予高度赞扬,对以国测一大队为代表的一代代测绘人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号召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希望全省高校师生学习国测一大队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实现理想抱负,加快建设“三个陕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院党委书记吴长龄上台致辞,他说:“国测一大队的英雄事例深深感染了我们。作为一所成立60多年的专业体育院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西安体院现在拥有8个系18个专业,不管是在环青海湖自行车比赛的赛场指挥部,还是西北边疆的中小学教学一线都有我们西安体育学院的毕业生在贡献光和热。今天,国测一大队来我院作报告,给我们送来了顽强拼搏、热爱祖国的精气神,我们要向英雄集体好好学习,砥砺前行,好好教书育人,干好我们的体育事业。”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建利,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委员、宣传部长王军周,我院党委副书记朱元利等领导也到现场聆听了报告会。

观众认真听讲

省高教工委领导、我院领导和报告团成员集体合影
一段段真情的话语,一张张珍贵的图片,讲述了队员们用脚步和忠诚丈量祖国大地的感人事迹。
感动在传递,责任与使命在升华,报告会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会后,我院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同志深情地连说了几句“了不起,不容易”:“国测一大队好样的,了不起!我与郁期青同志年龄差不多,与他出生入死的经历相比,我们就幸福多了,我要向他们学习,继续为学校的发展多贡献些正能量。”
来自体育传媒系的学生田铖铖说:“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常年在外,条件那么艰苦,却甘于寂寞和艰辛,默默奉献。作为年轻大学生,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身上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把理想和信念传承下去,多学习知识,多增长本领,将来好为国家做贡献。”
一位年轻的教师说:“我在聆听报告时几度落泪,称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为英雄一点也不为过,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我们更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出新成绩,再创西体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