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体育的永恒赞歌”图片展在西安体育学院展出
人民网西安10月21日电(李浩)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 10月21日上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体育的永恒赞歌”图片展在西安体育学院举行。现场近60余张照片,展现了中国红色体育发展进程。同时,筹建中的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揭开面纱,首次展出70年前珍贵红色体育文物,见证延安革命老区体育运动。
60余珍贵图片展现革命时期红色体育发展史
此次图片展采用“图片加故事”的形式通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的中央苏区体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体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川陕苏区体育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的陕甘边体育4个部分近60余幅图片全面展示了红军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转战14个省,历经千辛万苦,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开创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新格局。
西安体育学院副院长文立新、党委副书记王跃生、副院长陈彦、副院长白跃世、院长助理徐飞荣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引导着学生先后参加仪式。
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筹)馆长史进介绍,长征精神同时孕育了中国红色体育精神,中国红色体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伴随着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而不断发展,由此揭开了中国体育史的新篇章。图片展使广大师生真切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历程,体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长征精神和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红色体育精神。

博物馆收藏的1917年《新青年》上刊发毛泽东文章《体育之研究》

1917年毛泽东在第三卷第二期《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
《体育之研究》,署名“二十八划生”。
本次图片展从10月中旬开始至11月初,并将在其他高校进行巡展。
红色体育文化中陕西元素最为突出
据陕西文物部门统计,陕西省博物馆数量已增至240余座,形成以国家、省、市、县级博物馆为主,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四级全省博物馆分级体系。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顺利入选西安市打造“博物馆之城”计划即将新建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筹建处位于西安体育学院,占地1500平方米,展出面积1400多平方米。
为何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选址陕西?“首先,陕西是红色革命文化的沃土,陕西人民对红色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西北五省唯一的体育院校在陕西,其拥有一批热衷于红色体育文化研究人员,在体育文化传承上具有优势。此外,体院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红色体育文物。1200余张照片,170余件实物,13部视频以及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史进表示,红色体育精神也是延安精神的一部分,新时期的乒乓精神、女排精神都是由延安精神和红色体育精神传承而来。
随后,记者来到了正在筹建中的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该馆分为历史文物陈列室,文字资料陈列室,沙盘、雕塑陈列室,多媒体影像室,红色体育互动体验室,图片展示区等七个展厅。
史进介绍,馆内藏品以图片(历史人物、事件照片)、文字资料(革命时期的报刊杂志、著作、历史档案)、影视资料(延安时期记录片和建国后拍摄的音像片)、历史文物(革命时期实物及沙盘、雕塑、蜡像、硅胶像等)、红色体育研究动态资料(各种座谈会、研究会、纪念会、大型图片展览会等文字和录像资料)、各个时期的题词(建国前后领导人和老革命家的题词)。
文物还原中国现代史第一场全民体育比赛
在史进的带领下,记者饱览了有关抗战时期边区体育运动的珍贵文物。“这叫‘无名氏马步枪’,是后来‘五五式’步枪的前身。”史进指着一把步枪告诉记者,延安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集合群众智慧设计制造出一批适合战斗体育竞技的器械,当时的无名氏马步枪就是一种同时适合在战斗和体育项目中使用的步枪。在边区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一项名为“刺杀”的竞技项目。参与双方身着防护服和防护面具,端着这种步枪,通过类似击剑的比赛规则一决高下。1937年10月22日,毛泽东发出大量制造这种步枪的指示。
“体育运动军事化”这是贺龙在1942年9月举行的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上的题词。据史进介绍,当时陕甘宁和晋察冀边区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就有一次运动会,军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无比高涨,“九一”扩大运动会使这股热情达到顶峰。在当时日军疯狂侵略的形势下,军民们同仇敌忾,带着抵抗侵略者的决心纷纷投入这次运动会。

博物馆收藏的八一运动会奖状
博物馆所藏1942年9月15日的《解放日报》记载,总计有1766人参加了这次运动会,运动会共设有篮球、排球、田径、游泳、军事比赛5个大项,运动员被分成部队、工厂、机关学校、女子、少年、120师战斗队6个组。这场运动会持续了6天,闭幕后,运动员们立即带着饱满的热情离开赛场,奔赴抗日战场。
据了解,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场全民参加的体育比赛,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