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西安体育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未来学习方式,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助力专业数智化转型,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学校决定开展智慧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智慧课程内涵
智慧课程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创新型课程形式,秉承“以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前沿信息技术,依托在线学习平台、AI工具、智慧教室及必要的教学资源与支持,开展深度混合式学习设计,持续进行优化迭代,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智慧课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场景、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集成AI助教和AI工作台等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创建知识库、问答库和应用库,实现教学内容的智能化管理、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互动式教学体验、精准教学评估和智能化教学管理,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智慧课程在线提供多媒体、交互性和个性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常规教学资源,以及支持线上教学活动的交流互动、辅导答疑、测试考试等互动教学资源。智慧课程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基于问题学习、游戏化学习和人机协同教学等新模式,实现更加灵活、个性化和高效的教与学,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智慧课程通过构建和应用知识图谱,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全面梳理和系统整合课程内容,清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实现课程内容的可视化、系统化和结构化,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推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我校课程特点,智慧课程建设需结合理论课与技术课的差异化需求:
理论类课程(如运动生理学、体育管理学等)应注重知识图谱的系统化构建,强化知识点间的逻辑关联与可视化表达;
运动技术类课程(如足球、体操、拉丁舞等)需突出动作分解示范、技能训练路径设计,视频资源应包含多角度动作演示、慢动作回放及AI辅助动作分析功能;
实验类课程(如运动机能生理生化测试等)可整合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AI工具模拟实验场景,支持学生远程操作与数据分析。
二、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为纳入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申报前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已具备以下建设基础:
(1)课程应已建设一定数量的教学视频、课件和习题,提供基本的在线学习资源。
(2)课程应已初步构建知识图谱,展示了主要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对知识体系有了较为详细的梳理,知识点间结构清晰。
(3)主讲教师应已在教学中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或平台,或已基本掌握相关工具或平台的使用方法,如AI助教、AI工作台等。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团队主讲成员承担申报课程的主讲教学工作不少于两个教学周期。课程团队主要成员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除主讲教师外,还需配备必要的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主讲教师能够承担课程相关教师的培训及教学研讨工作。
3.课程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利益。
三、建设目标及要求
1.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
(1)课程教学资源系统完整,类型丰富,课程内容的组织编排须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包括课程教学视频、课程简介、课件、试题库、作业、参考资料等。
(2)课程教学视频应满足慕课教学模式要求,按教学知识单元录制。每门课程应录制至少20个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针对1~3个知识单元,5~10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25分钟。运动技术类课程需包含技能分解教学、完整动作演示及学生练习反馈,试题库中需增加技能评价类题目(如动作规范性评分标准)。
(3)课程资源总量不少于200个,包含视频、试题、图片、音频、文档等。各课程已积累的慕课视频、课堂录像、电子书籍等各类教学资料应结构化、碎片化关联至每个知识点,促进各类资源的高效利用。
(4)课程题库不少于500道题,每个知识点关联的试题数不少于3道,能够通过答题情况分析,较为真实反映学生单个知识点掌握情况。
2.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
(1)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知识图谱建设。登录本校网络教学平台,进入个人空间中的课程页面,通过左侧菜单栏知识图谱入口可进入知识图谱模块,具体使用手册见附件3。
(2)课程知识图谱中,每1个学分对应的知识点数量不少于60个,每个知识点包含知识点画像、知识点学习路径、知识点详细信息。知识点层级应梳理到3至4级。课程章节不少于6章,其中70%以上的章节应至少包含3个小节。
(3)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完成后应及时开展教学实践,形成知识图谱应用案例1~2个。同时,应对知识图谱持续建设、不断完善。
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教学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全方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包括但不限于:
(1)智能助教
利用AI技术提高教学备课效率,如智能辅助教学设计助手、智能备课助手、AI出题助手、AI作业批阅助手、AI实验场景设计助手等。
(2)智能助学
利用AI技术提供伴随式学习,支持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如智能学伴、智能视频学习助手、智能文档学习助手、智能巩固练习助手、AI角色模拟训练助手、智能问答助手等。
四、立项数量及建设周期
拟立项一批校级智慧课程,课程建设周期为一年。
五、支持保障
1.经费支持
课程立项后,学校将给予课程建设经费支持,用于技术支持、课程录制、视频制作、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更新、教学案例开发等。
2.在国家级、省级智慧课程遴选时,学校将从本次立项的智慧课程中择优推荐。
3.学校将组织召开智慧课程建设相关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智慧课程建设能力。
4.各教学单位应结合专业特点、师资情况和课程体系等,做好本单位智慧课程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智慧课程建设及应用,并对立项建设的课程实施动态管理,对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长期跟踪监测。
六、申报流程
1.线上填报:申报课程负责人通过智慧校园融合门户-教务系统提交《西安体育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附件1)Word版及学院审核盖章的PDF版,其他佐证材料仅限上传PDF格式。
具体操作步骤参见《校级智慧课程申报操作指导说明(教师篇)》(附件2)。
2.时间节点:系统开放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0:00至5月6日24:00。过时系统将自动关闭,随即进入评审环节,不再接受申报。
3.二级学院审核:教学办公室主任须于5月6日24:00前登录系统,完成本学院提交项目审核工作。
未尽事宜请咨询教务处教学科(鄠邑行政楼120室)。
附件:
1.西安体育学院智慧课程建设申报书
2.校级智慧课程申报操作指导说明(教师篇)
3.西安体育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知识图谱操作手册(教师版)
4.西安体育学院网络教学平台AI 助教使用手册
5.西安体育学院网络教学平台 AI 工作台使用手册
西安体育学院教务处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