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办公室 监察审计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部门概况 | 政策法规 | 规章制度 | 下载专区 | 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正文
 
苏州的勤廉故事(上)
2014-12-31 08:39   审核人:

当换一种视角,去审视苏州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渊薮之区的原因时,一方面能体会到苏州文化底蕴的厚重深邃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博大,另一方面也会发现,苏州城市发展史,竟然与勤廉文化相伴相生!

有人说,诗人白居易与天堂苏州,是让人炫目的组合,如同郎才女貌的搭配,谱写的是一曲绝唱,万古流芳。

作这样的评价,完全是因为白居易在苏州短短的一年零五个月,留下了白公堤,也就是现在的“七里山塘”!就是这样一个恩泽后代的“政绩”,让苏州后人对这位曾经的“市长”怀想不已!按白居易当时的名望,他完全可以停下劳碌的身影,穿越苏州千年的墨香,与吴地文人把酒唱和,遍历山水,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让苏州永恒!真的这样,苏州人民同样也会感念他!然而,他没有,他依然勤勉政事,展现出一位从政者的孜孜追求。

白居易与山塘的组合不是个案。其实,只要是人文遗迹,其间往往都蕴含着人的理念与实践。所以,当换一种视角,去审视苏州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渊薮之区的原因时,一方面能体会到苏州文化底蕴的厚重深邃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博大,另一方面也会发现,苏州城市发展史,竟然与勤廉文化相伴相生!

不妨沿着时间的经脉梳理。自唐以来,曾主持苏州政事人物灿若繁星: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范仲淹、孙冕、文天祥、姚善、周忱、况钟、魏观、海瑞、林则徐、吴云……

作为历史遗存,苏州的一些地名也透露出从政者的足迹,其中既有以官衔命名的,也有以姓氏命名的。如宋代的文丞相弄、周武状元巷、吴殿直巷、王枢密巷;明代的尚书里、朱进士巷、孔付司巷、学士衔、天官弄、申衙弄、吴衙场、谢衙前;清代的尚书里、彭义里,等等。

人物与遗存是这样密不可分,构成了苏州林林总总的人文景观,而这些景观就像散落的珍珠,组合成一幅清气逼人的历史文化长卷。

廉俭,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

公元788年秋天,大诗人韦应物拖着久病的身子、风尘仆仆赶到苏州,就任苏州刺史。当时,尽管安史之乱已经平定20多年,但唐王朝积患难除,元气大伤,朝政紊乱,民生凋敝。正是这种历史背景下,韦应物开始了他在苏州的政治生涯。

可惜韦应物在刺史任上只干了三年,但他的勤勉与廉俭,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何为勤?古人说:“黾勉从公,夙夜匪懈,谓之勤。”在韦应物身上,勤,体现在理赋税、勤政务、矜老疾、话艰困。他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关注民生的疾苦。同时根据地方实情建议朝廷减免税赋,经常上山下乡鼓励农桑,可谓是百事操劳、呕心沥血。

如果说“勤于政事”是从政者的职责所在,那么“廉俭”则是他的生活方式。他没有因为自己是苏州的最高长官而奢侈,他写下的《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五言古诗,记载了他以蔬菜瓜果宴请当地名士顾况等人,并以诗相酬的情景。其中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让人感叹,意思是自己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却没有看到人民生活安康,感到很惭愧。

他把“廉俭”作为生活方式,自己身体力行,对女儿也是谆谆教导。韦应物早年丧妻,膝下两女。他为大女儿送嫁的诗篇《送杨氏女》写道:“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送别相依为命的女儿,其复杂、痛苦的心情跃然纸上,让人热泪欲零还住。然而痛苦中的韦应物不忘嘱咐女儿:“安贫守俭,莫期待完备的嫁妆,要孝敬公婆,言行自律。”诗如其人,其人德馨,如兰之馥。在诗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官员,一位把“廉俭”捧为圭臬的好父亲。

韦应物本是抱病而来,任苏州刺史三年时间里,他已重病难复,他只得辞官离任回乡,然而,他竟连路费也没有,只有“仁贤忧斯民,贱于甘所役”的一身正气和两袖清风。辞官后,他寄住在城外的永定寺里,自己租地耕种养活自己,两年后因贫病而死。

廉俭,在韦应物身上体现的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恪守,而在汤斌身上,则多了一种倡导的意味。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皇帝亲自点名让汤斌出任江苏巡抚。那时的江苏指的是江宁和苏州一带,治所在苏州。江苏自古就是物产丰饶之地,是国家的粮仓。汤斌没有因来到富裕之乡而有丝毫奢华,他在苏州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破陋习,减赋税,移风俗,济灾民,仅在半年的时间内就使江苏的社会风气大为改观。虽身处富裕之地,但对自己要求却十分严格,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平时,他采野菜食用,每餐必须有一味豆腐,因为他姓汤,又喜欢吃豆腐,百姓戏称其为“豆腐汤”,虽为戏谑,但却真正体现了老百姓对他的尊重。“豆腐汤”这个外号叫出了清廉,同时也叫出了老百姓的爱戴。1687年,汤斌因病去世,终年61岁,他所遗留的物品中,只有床头竹筒中的8两俸银,同朝尚书徐乾学以20两银子相赠送,他才得以入葬。

韦应物、汤斌不是个例,苏州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东汉末年,苏州的陆绩,任郁林太守,卸任回归故里时,除简单行装和数箱书籍外,竟然没有东西可带,以至于因船轻不胜风浪,难以入海航行。迫不得已,陆绩只好让人随意搬取一块石头压于船上,这才得以起航……这块石头至今仍在苏州文庙,被誉为“廉石”。暴式昭,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起任苏州西山甪里巡检司,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被撤职,适值隆冬大雪,年关将至,全家竟无米下锅,只能以野菜充饥。

一种思想的起源、演进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轨迹和脉络。“廉俭”的坚守与弘扬,本就源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持身廉俭,因为把道德情操看得比物质财富更重要,因为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看得比自身利益更重要。公而忘私必然做人廉俭,所以从苏州历代官员的事迹中读出“廉俭”这个传统道德和治邑思想,丝毫也不奇怪。正是“廉俭”思想,在苏州这块土壤上,生生不息、长久不衰,构筑起了苏州政治文化的基石。

厚徳,一种思想品德的弘扬

如果说“廉俭”是苏州历代从政者的思想基石,那么,苏州历代从政者则是把“厚德”作为品德基础而加以推崇和弘扬。“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他们在苏州的施政中,处处构筑“崇德美德、立言布德、颂贤彰德”的三重空间。

德,首先表现为“孝道”。《三国志·吴书》记载了陆绩六岁怀橘遗母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被列入历代传颂的“二十四孝”之中。陆绩的“孝”,正是从正面宣德扬善,这是一个典型而具体的例子。

在苏州大街小巷、风景园林中,崇德胜迹、美德故事到处可见。沧浪亭的“五百贤祠”,不论是高山仰止的高官要员,还是隐迹乡野的弘学大儒,其中重要的事迹都与道德密切相关,要么是集美德于一身而布施众民,要么是举道德之要而传授于民。

讲到“集美德于一身而布施众民”,不能不说到范仲淹。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六月,范仲淹被贬官睦州后移治苏州,任苏州知州。范仲淹是苏州的乡贤。苏州人尤其感念范仲淹之德,是他在苏州的几年里,除兴修水利恩泽桑梓外,做了一系列惠及后人的事。他将所得俸禄“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作为族人公产,号曰义田。不久,又在城中灵芝坊祖宅建造占地200亩,三面环水、环境优美的义宅。他对小辈说:“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吾安得不恤其饥寒哉。”千亩义庄田“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诸房宗族,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

尽管义庄的受惠者仅仅局限于范姓族人,使范氏子孙免遭饥寒之苦。但建“义庄”,却是一个开创性的举措,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慈善机构和扶贫救助形式。元代奉议郎孙应时在《范氏义庄题名》中感叹道:“若吴范氏之有义庄也,然后能仁其族于无穷,非文正公之新意欤?盖公平生所立不待称赞,此其一事已足为百世师矣。”范仲淹身居高位,俸禄丰厚,自幼虽未得到族人的帮助,却兴置义庄,周济宗族穷人,这是何等的厚德之举啊!

范仲淹对族人的悲悯与关怀,同样也体现为对全体民众的“厚德”之爱。有一年,蝗灾、旱灾蔓延全国,淮南等地灾情严重。范仲淹请求朝廷巡察处理,朝廷却置之不理。他十分气愤,冒着杀身之祸质问宋仁宗:“宫中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会怎样呢? 江淮等地饥民遍野,怎能熟视无睹,不予救济?”皇上无言以对。在和百姓在一起的日子里,他看到饥饿的人们常常挖一种叫“乌味草”的野草充饥,他尝一尝,粗糙苦涩难以下咽。回京时,范仲淹特意带回“乌味草”,呈献给宋仁宗,请他传示六宫贵戚、朝廷上下,以劝诫勿忘百姓之疾苦,杜绝奢侈之恶习。

在苏州任职时,有风水先生向他建议,卧龙街是一块宝地,街南头是龙头、街北头是龙尾,如果在这里修建住宅,子孙可世代为官、荣耀千秋。范仲淹却说,范家一家富贵,不如苏州全城人民都富贵。于是,他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学。建学之初,只有二十多人读书,有人认为是不是太大了,范仲淹却说:“吾恐异日以为小也。”于是请胡瑗“首当师席”,著名学者纷纷来苏讲学,一时间盛况空前,影响遍及全国。郑元佑在《学门铭》中说:“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吴中,盖范文正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时至今日,当年的府学所在,仍然是苏州学子向往的学习场所“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所在地,这真可称为“德广天下”。

陆绩、范仲淹等都没有给后代留下可供享乐的遗产,但给子孙万代留下了清正高洁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风尚就是一股清纯的源流,成为策励后来从政者的力量。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地址:西安市含光北路65号  办公室电话:029-88409404   邮编:710068

版权所有:西安体育学院 纪检综合室 纪检监察室 巡察办公室

您好!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