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
信息简报
第 4 期
【教育要闻】
开学第一课丨「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建设教育强国,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编者按: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对教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值此第39个教师节,光明网特别推出《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系列时政短视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教书育人观进行全面、系统梳理,以“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四心从教”“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大先生”等为关键词,每期一个主题,邀请教育领域5位权威专家,讲故事、举案例,用生动鲜活的表达,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和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描绘了一幅教育强国建设的完整图景,强调了“强教必先强师”的基本路径,给出了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路标。“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之论述,立意深远,意义重大,它要为教师职业地位提升、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提供充分支撑,要为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潜心教书育人,为培养“大先生”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提法,是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所提出的“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逻辑递进与内涵延续,突显了鲜明的“中国式”意蕴。从体系建设到特色体系建设的内容深化,既是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核心主题的高度概括,也为我们制定、完善并落实教师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准绳。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先后出台重大政策文件,启动“强师计划”等,其中,关于教师教育体系的概念,经历了不断地发展。从使用“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这一概念时,主要由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到使用“教师教育体系”概念时,提出国家教师教育基地、教师发展机构、优质中小学等内容,拓展了教师教育体系的内涵,之后“教师教育体系”概念得以延续,但在程度上增加了“高水平”,这是基于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提出来的。
在总书记的关怀下,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投入力度,到2022年,我国已基本形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但从“建成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到“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师资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发展需求。
首先,要健全师范教育体系。师范院校要不忘初心坚定地办好师范教育,筑牢教师培养的根基,成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尤其要下大力气推进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规格提升与质量提高,从中专-大专-本科的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升格为本科-硕士-博士三级的教师教育体系。此外,还应当解决教师教育体系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促进教师教育体系的优质均衡发展。
其次,要完善服务“五育”并举和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要着重加强德育师资、体育师资、美育师资和劳动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将国家关于德育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转化为服务“五育”并举和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行动。
三是要加大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支持力度。要推动中国一流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构建科技教育教师、科学教育教师、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
四是要加快推进学科教师教育体系重构,不断提高学科教师教育水平。学科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决定学科教师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决定学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然会决定一流大学的学科高质量发展,包括基础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加强教师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体系建设,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钥匙,是开辟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塑造教师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服务于教师队伍数字素养的提高。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高质量为引领,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各位与会老师:
你们好!值此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长期以来,以你们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
9月9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在京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致信,充分肯定以与会教师为代表的全国广大教师的重要贡献,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问候,提出殷切期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师生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对新时代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殷切期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强总理作出批示,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丁薛祥副总理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对学习贯彻工作作出部署。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家精神,并论述了核心要义。教育部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落实落细,在当前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
一是抓好学习宣传。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要做好宣传阐释,推动教育家精神入脑入心。
二是抓好系统谋划。强化部省协同、部际协同,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做好细化安排和跟进指导,层层压实责任链条,健全共同研究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加快破解广大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是抓好贯彻落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重视转化为加快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务实举措,强化教育家精神高位引领,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依法保障教师待遇,优化教师管理和结构配置,抓牢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致全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慰问信
秋风送爽,丰收在望。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向辛勤耕耘在全省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向关心支持陕西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尊师重教放在突出位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弘扬高尚师德,促进专业精进,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省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在教育教学一线躬耕不辍。思政课“大练兵”中,强化课程思政能力;“双减政策中,促进育人方式改革;“三个课堂”中,落实“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理念。广大教师在教育评价改革、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广大教师在中职“双优计划”和高职“双高计划”中勇立潮头。高等教育推进“双一流”建设,广大教师立足人才培养,在科技创新、立德树人中不辱使命,持续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坚持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我省教师队伍建设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不断完善强师举措,落实惠师政策,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切实关爱广大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广大教师肩负着更加艰巨的时代重任。希望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祝全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舆情关注】
陕西高校学子在成都大运会上收获7金1银
8月8日,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胜利闭幕。来自陕西高校的9名大学生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竞走、赛艇、跳水、射击等项目的比赛。陕西大学生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表现出色,共获得7枚金牌1枚银牌的优异成绩。
其中,西安体育学院共有6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3名教师以教练员和裁判员身份参加大运会,田径教练王志平作为教练员一同前往大运会赛场,教师马海涛、孙梅在体操、排球等项目上进行执裁。在7月30日射击项目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比赛中,该校2018级学生刘宇坤搭档队友,以总成绩3529分夺得中国代表团首枚射击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第八枚金牌;8月5日,2020级学生殷腊梅搭档队友,以4小时52分02秒的成绩摘得田径项目女子20公里竞走团体金牌;2017级学生李炎东和队友以4小时18分54秒的好成绩一举夺得田径项目男子20公里竞走团体冠军;8月6日,在赛艇项目女子四人单桨决赛中,2016级学生徐星叶与搭档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以6分41秒05的成绩斩获金牌;8月6日,赛艇项目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的决赛中,2022级学生鞠汶君与队友以6分25秒03的成绩为大运会再添一枚金牌;8月7日,在举行女子团体跳水比赛中,王壹搭档队友,以3145.63分的总成绩摘得女子团体金牌;8月1日,王壹以280.35分摘得跳水项目女子1米跳板银牌。8月2日,男女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宋嘉乐与队友通力协作以3分44秒02的总成绩,领先排名第二的波兰代表队2秒有余,为中国队取得一枚金牌。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次比赛,紧盯体育强省战略需求,在体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面下大力气,发挥体育专业院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团队方面的综合优势,全面保障,努力提高服务陕西竞技体育的主动性和组织力,为加快推进全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群众体育接地气聚人气 推动基层健身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一系列群众体育赛事在中国大地竞相开展。除了多元民族文化、新媒体传播方式等的加持,基础设施增强、健康需求释放等多重因素让群众体育迸发出巨大能量。
西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李正恩认为,应从场地建设、社会体育指导、赛事普及等多方面发力提升群众体育运动的统筹兼顾效果,推动基层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推动大众养成运动习惯、树立科学运动意识。
【西体动态】
省委对西安体育学院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9月18日上午,我校召开领导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宣布省委关于学校干部任免的决定。省委决定:刘子实同志任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不再担任西安体育学院校长;李富生同志任西安体育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为西安体育学院校长人选,试用期一年;免去黄道峻同志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委员职务,退休;免去文立新同志西安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委员职务;免去陈彦同志西安体育学院党委委员职务,不再担任西安体育学院副校长。
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尤磊主持大会并讲话,省委组织部宣教干部处处长方英满宣读任免文件,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斌出席并讲话。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机关职能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各二级学院(部、校)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
凝心 聚力 向未来
——我校举办2023年迎新晚会
9月20日、21日晚,我校分别在鄠邑校区和含光校区举办2023年“凝心聚力向未来”迎新晚会。党委书记刘子实、校长李富生、党委副书记高玉峰、副校长谢英、副校长张卫国出席。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部、校)党政负责人及相关教师,与来自五湖四海的2023级本科生、研究生齐聚鄠邑校区手球馆和含光路校区艺术馆大礼堂,共同见证了盛大的迎新晚会。
以青春为名,伴清风而歌,扬着理想风帆,共鸣多彩青春。童声领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以及歌曲《篇章》拉开了晚会的帷幕。在具有浓浓西体特色的专业项目展示单元,《武动乾坤》展示了中国武术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程,也体现了西体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模特走秀《力与美》突出体现了西体学生强健的体魄以及昂扬的精神面貌。操舞组合《舞动青春》将瑜伽、艺术体操、啦啦操、花样篮球、街舞表演融为一体,展现出西体学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春活力,将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舞蹈《蹴鞠仕女》极具创新地将蹴鞠融入舞蹈,体现了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蹴鞠的传承与创新。朗诵节目《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带观众“穿越”回1932年山河破碎、民族危难的艰苦岁月,“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坚强意志。在第四届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艺术节上获得金奖的国际标准舞剧目《薪火》将武术与国标舞相结合,讲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故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歌曲《寸心》表达了对于革命先烈的敬重与缅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爱国情怀与不忘历史的心境。操舞《秦·怀》将体育与陕西秦腔进行了创新结合,带给观众们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视觉体验,感受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部分2023级新生参演的情景剧《士兵的桂冠》用激昂的歌声赞颂了士兵们为祖国奉献青春,挺起高昂头颅、保家卫国不畏艰险的顽强意志。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让观众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感受作为一位追梦人的喜悦。本次迎新晚会在青春洋溢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弦歌不辍,星光闪耀,初心启程,续写荣光。此次晚会展示出西体师生勇做新时代体育人的昂扬斗志,唱响了西体人凝心聚力、奋斗新征程的时代强音。全新的旅程即将开始,希望2023级新生赓续西体精神,勇立潮头,谱写奋进逐梦的新篇章。
【百日奋战】攻坚克难 奋战百日
锚定一流 奋发敢为
为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化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123510”发展路径,聚焦“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秋季学期工作任务及阶段性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10月26日上午,我校召开“百日奋战”工作动员部署大会。校党委书记刘子实出席并讲话,校长李富生主持大会并作工作部署,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杨芳乾,副校长谢英、张卫国出席会议。
李富生从西体发展历史、面临“十大挑战”、发挥“三个优势”、弘扬“五种精神”、实现“五个强校”、完成“十大任务”7个方面作了工作报告。他指出,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和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府,我校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教育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育英才。近年来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竞技水平、管理水平、民生保障、持续造血、资金压力、新校区建设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全体西体人鼓足干劲,真抓实干,抢抓体育强国建设机遇、高等教育发展机遇、健康中国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教学条件优越、专业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健全、学科特色鲜明等专业优势,“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区位优势,国内一流体育场馆的场馆优势,弘扬艰苦奋斗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革故鼎新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知重任重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团队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快发展”的使命感,团结一心,真抓实干,撸起袖子,奋战百日,加大资金筹措能力、缓解办学资金压力,加快鄠邑校区场馆建设,加强民生工程、改善教职工住房问题,加快推进博士点申报工作,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前期准备工作,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竞赛训练工作,让西体实现本科强校、体育强校、科技强校、人才强校、管理强校,将学校推上体育强国建设的快车道,早日实现进入体育院校第一梯队的奋斗目标。
党委校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基建处、体育教育学院、纪检监察室负责人代表主要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围绕重点中心工作,依次做了“百日奋战”表态发言。
刘子实以《锚定一流 奋发敢为 确保全年工作决战决胜》为主题,作了动员讲话。他指出,当前和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是学校改革攻坚、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全体人员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比学赶帮超的气场氛围,对标对表狠抓落实。就下一步工作开展,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盯不放,久久为功。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质量产出、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要更加注重内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以本为本中心地位,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力争博硕士点增列,优化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强化“平台+带头人+团队+成果”四位一体循环模式,完善治理体系,加强机制改革,激发动能活力。要持续强化特色,紧紧围绕提升体育学科的龙头作用,凝练体育特色,促进体育学科专业链群协调发展。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是我们实现追赶超越发展、西体振兴的“关键一招”,要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西体特色的现代大学之路。二是坚持以抓好党建为第一政绩,创新引领,同频共振。要健全“书记抓、抓书记”党建责任体系,以“双创”工作为引领强基固本,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相关工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坚持以涵育优秀文化为第一品格,崇尚实干,追求卓越。质量就是生命线,要在学校构建具有普遍价值认同的质量文化,强化质量管理的责任、目标、任务和保障,经常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工作要做到精心、精细、精准、精致,使学校各项事业从成熟迈向出色。要有居安思危、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总结提升,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修订工作制度,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坚定践行校训精神,大力弘扬优良校风,以敢于拼搏、勇于担当、崇尚实干的精气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双一流体育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李富生在总结会议时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奋勇拼搏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大干之年。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抓好工作落实,他提出四点要求: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落实。全体党员干部要锚定目标任务,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披荆斩棘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进一步强化干的激情、拼的意志、争的意识、快的状态,聚焦重点抓落实,转变作风求实效,盯紧目标不放松,全力奋战一百天,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二要以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抓落实。要将会议精神形成清单,分配到位,责任到人,对标对表,精准施策,求真务实,落实“7+1”工作汇报制度,加强督办,严格问责,确保工作落细落实。三要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抓落实。要将“百日奋战”与主题教育结合,与“三个年”活动结合、与巡视巡察、审计整改结合,与体育局业务重大安排结合,与学校的重大工作安排结合,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以一流的业绩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四要以安全为底线抓好落实。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要筑牢安全防线,守住安全底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坚实保障,以实干实绩献礼建校70周年华诞!
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学科学术团队负责人、机关职能部门科级干部参会。
【一线风采】
我校男足代表陕西出征
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
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校园组(以下简称“学青会”)足球项目预赛开赛。我校足球学院教师宋辉以主教练身份,将带领由我校学生组成的陕西省大学生男子足球代表队前往唐山参赛。
备战本届学青会,队员们提前2个月便开始集训。教练组根据队伍自身情况定制了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除了对各省队伍战术进行分析,针对各省实力不同调整战术策略外,也会在每一场教学赛结束后,根据场上队员表现和场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训练任务。每天5个小时左右的高强度训练,不仅锻炼了体能,也考验队员的毅力。训练场上,他们“行云流水”的传球、“追风逐电”的过人、“斩钉截铁”的射门。
主教练宋辉表示,希望队员们能够高效地实施前期的战术安排,加强防守反击和定位球,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状态,冷静、专注、自信、团结、拼搏,全力以赴的打好每一场比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我校男子足球队自成立以来,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和雷厉风行的打法,多次将大型比赛的奖杯收入囊中。在不久前结束的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中,更是勇摘桂冠,实现西体在此次赛事上的三连冠。本次出征备受瞩目,整支球队整装待发,肩负使命,信心满怀。期待他们在赛场上再创辉煌,为陕西和西体争取更大的荣誉!
我校武术表演节目在中韩文化交流中获好评
日前,我校收到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来的感谢信,对我校在“庆祝陕西省与韩国庆尚北道结好10周年大学生文艺交流活动”中参与演出的师生致以诚挚谢意,并对我校在此次活动中所做的积极贡献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我校接到任务后,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工作,由党校办公室协调,国际交流中心(台港澳工作办公室)牵头,武术学院等单位密切配合,按要求精益求精、高标准完成任务,为中外嘉宾献上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节目《弘武之志》,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据悉,为庆祝陕西省与国际友城韩国庆尚北道结好10周年,此次活动由陕韩学生同台演出,进一步推动了两地青年交流互鉴。感谢信既是肯定,更是动力。我校将继续牢记使命,发扬西体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体育特色促进对外交流发展,奋力开启我省体育事业新征程!
潮起亚细亚,携手向未来——西体学子参演第19届亚(残)运会开幕式
9月23日晚20时,中国杭州第19届亚(残)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精彩绽放。在这场炫目璀璨的文化盛宴中,我校32位青年大学生作为演职人员承担了亚(残)运会开幕式合唱《我爱你中国》、情景表演《万家灯火》、主题曲《同爱同在》的节目演出。在这场盛大的开幕式上,西体学子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展示了西体青年的活力与担当。
今年6月,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导演组一行来到学校,在艺术综合馆一层进行现场遴选。经过多轮次的集中选拔,我校组建了由艺术学院2021级、2022级共32名舞蹈学专业学生组成的西体团队,由艺术学院教师黄宏叶、刘薇和车栋三位老师带队,一行35人于7月底共赴杭州,开启了为期58天的亚(残)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排练任务。
在近两个月的排演中,全体师生面对高温天气、高强度训练和日夜颠倒的节奏,坚持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苦难,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优异的状态奋战在排演一线,顺利完成百余次排演任务。其中一天因排演时突下大雨,场地湿滑,2021级一名学生不慎跌倒受伤,带队教师紧急处理,与亚组委保障组工作人员协同配合,以最快速最妥善的方法保证了受伤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各级领导也十分关注该生情况,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全体参演师生的关心和问候,这让身在异乡的35位西体师生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温暖。
开幕式当晚,32名西体学子参演情景剧表演《万家灯火》。主席台对面的观众席中隐藏了近百个小舞台,像是每一户家庭的窗户缓缓打开,呈现万家灯火的景象,我校学子身处小舞台中,与全场万人同唱《梦想天堂》,展现幸福家园的场景。
排练中,西体学子“严谨创新,团结拼搏”的精神,得到了亚组委导演组的充分认可。开幕式演出当天,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中央电视台新闻传播中心报道组亲临候场区,给西体团队加油打气,鼓舞士气,让西体的每一位的师生都倍感荣耀。大家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了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演出任务,为全世界献上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在亚运会的舞台上留下了属于西安体育学院师生的高光时刻。
凝心聚力,健康同行——我校举行2023年
教职工趣味运动会
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丰富广大职工业余生活,10月25日下午,我校2023年度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在第一田径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子实、校长李富生、党委副书记杨芳乾、副校长谢英、副校长张卫国出席开幕式。工会副主席张建武主持开幕式。
谢英代表学校党政对运动会致开幕辞。她指出,近年来,广大教职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活跃在教学、科研、训练第一线,用行动彰显责任、用担当诠释忠诚,为我校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学校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以此次运动会为契机,充分发挥体育正能量,把百舸争流、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转化为奋楫者先、勇立潮头的工作动力;把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体育精神,转化为合作共赢、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营造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随后学生们轮流登场,为开幕式献上精彩表演。有优雅从容、轻盈婀娜的体育舞蹈,精神抖擞、气势磅礴的武术表演,以及行云流水、一鼓作气的跆拳道,展现了学校各专业特色,彰显了西体人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特邀出演的川剧变脸表演更是赢得现场师生的惊呼和赞叹。
本次运动会设有两分钟跳长绳、投壶、飞盘九宫格、雷霆战鼓、龟兔赛跑、俄罗斯方块、蜈蚣行走、托马斯火车、动感五环、财源滚滚这些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比赛项目,既有力量的角逐,又有智慧的较量,既展示个人竞技水平,又考验团队协作能力。在充满动感的热身过后,运动会正式拉开序幕。场上的参赛选手斗志昂扬、奋勇争先,场下观战的同仁们出谋划策、加油助威,每位教职工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喜悦,热烈的气氛和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上空。
据悉,本届运动会是学校工会为实施教职工“健康工程”,丰富学校文体生活,培育全民健身理念而举办的一次隆重、精彩、团结的盛会。运动休闲学院作为承办方,充分发挥学院近年来在休闲项目领域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将“趣味”融于“比赛”中,结合职工需求和特点,创新项目内容,丰富项目形式,让大家从日常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享受运动的乐趣,体味生活的美好,感受运动的魅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参与的教职工们纷纷表示,酣畅淋漓的运动让大家暂时放下了压力和焦虑,紧密协作的团队配合增进了同事间的互动交流,日后将把顽强拼搏的运动精神带到工作和生活中,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