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院发展|党建工作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解说声动农科城: 从传媒课堂到马拉松赛道的产教融合实战育人
2025-04-24  

4月13日,中国田径协会A类金牌赛事、世界田联标牌赛事“2025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在“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鸣枪开跑。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西体-杨凌马拉松社会实践团”深度参与赛事体育解说等体育展示服务,从赛事解说、应急调度到补给站服务等,致力于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完善的赛事体验,全方位展现了学院“招-培-就”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从2015年首办以来,已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本届赛事以“千年农耕地·领跑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2万余名跑者齐聚杨凌,共同挑战速度与耐力的极限。赛事分为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全民健康跑(5公里)三个项目,以满足不同水平跑者的需求。赛事起点设在杨凌农展广场,赛道设计将贯穿城市地标,兼顾风景与功能性,确保比赛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产教融合:实践课堂赋能应用型人才

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学子在半程马拉松终点和全民健康跑终点承担赛事解说任务,结合专业所学,为跑者营造活力氛围;同时,团队精准传递赛道补给站设置、医疗保障等关键信息,并提前撰写应急情况处理口播词及天气应对预案,确保赛事服务无缝衔接,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战经验,以专业素养为赛事安全保驾护航。学子们以精准播报保障流程推进、以应急协调化解突发状况,构建起赛事秩序与人文关怀的“声音纽带”。在全民健康跑终点出现了动人的一幕,由于现场跑者众多,不少孩子与家长不慎走散,针对这种情况,播报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我院播报员们耐心的一条条插播寻人启示,与现场工作人员相互协作,顺利帮家长们找到自己的孩子。我校省级一流课程《体育解说与评论》走进赛场,参与杨凌马拉松赛事文化传播社会实践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大型体育赛事运营的理解,更凸显了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助力区域:产学研协创新促发展

杨凌马拉松作为陕西省体育产业的重要名片,其举办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西安体育学院与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协同合作,在医疗救援、赛道服务、文化推广等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展示、赛事服务,助力"文旅+体育"融合,推动当地经济与农科文化传播,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社会责任。

社会实践:金牌赛事锤炼专业能力

在A类金牌赛事的高标准、严要求下,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学子经历了从系统化赛前培训到高强度实战演练的全链条锤炼。通过参与赛事解说、应急调度、补给服务等核心环节,学生们不仅提升了组织协调、应急响应与传媒策划等专业能力,更在真实赛场环境中培养了职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这是我第一次以播音员的身份站在赛场,用话筒传递信息,和在课堂上练习的感觉很不一样,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张雅琪说到。现场的马拉松跑者也对我院学生的精彩主持与播报给予高度的赞赏,纷纷与同学们击掌鼓劲,“现场播报的同学们声音动听有感染力,热情洋溢,精气神都非常高,体院的娃就是不一样!”一位来自宝鸡的跑友说着便竖起了大拇指。学院以杨凌马拉松等高端赛事为实践平台,构建了"课程教学-赛事实践-就业输出"的闭环培养,实现了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衔接。这种"以赛育人"的模式,既响应了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部署,也为体育传媒行业输送了一批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届赛事由陕西省体育局、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办,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杨凌农科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体育学院、杨凌马拉松协会支持。该赛事不仅是跑者的盛会,更是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育人新范式,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体育传媒人才培养新高地,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西体力量"。

编辑:王锦婷

审核:陈默

关闭窗口
国家体育总局 陕西省体育局 陕西省教育厅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传媒系 中国-西安含光路65号 邮政编码:710068     备案号:陕ICP备05001582号